網路基礎概論:理解溝通的小故事
因為發現自己其實對網路這兩個字不夠了解,所以先來查詢一下網路的定義。
網路是個什麼玩意兒
全世界的人種有很多,人類使用的語言種類也多的很。那如果你想要跟外國人溝通時,除了比手劃腳之外,你要如何跟對方講話? 大概只有兩種方式囉,一種是強迫他學中文,一種則是我們學他的語言,這樣才能溝通啊。在目前世界上的強勢語言還是屬於英語系國家, 所以囉,不管是啥人種,只要學好英文,那麼大家都講英文,彼此就能夠溝通了。希望不久的未來,咱們的中文能夠成為強勢語言啊!
這個觀念延伸到網路上面也是行的通的,全世界的作業系統多的很,不是只有 Windows/Linux 而已,還有蘋果電腦自己的作業系統, Unix like 的作業系統也非常多!那麼多的作業系統 (人種) 要如何進行網路溝通 (語言) 呢?那就得要制訂共同遵守的標準才行了。這個標準是由國際組織規範的,你的系統裡面只要提供可以加入該標準的程式碼, 那你就能夠透過這個標準與其他系統進行溝通!所以囉,網路是跨平台的,並不是只有 Linux 才這麼做!因此,這部份的資料你學完後,是可以應用在所有作業系統上面的!觀念都相同啊!
簡單說網路就是很多各式各樣的系統溝通的時候所需要的媒介。
傳紙條的小故事
網路的概念跟傳紙條的概念一樣
寫明來源 誰發的
寫明目的地 發給誰
經過三次的前置作業,確保雙方都能收發
紙條發送問題
- 格式不統一
- 特殊需求
- 回覆格式 回傳代碼
- 動作不統一
解決這些問題就是標準化。標準化的好處,就是一目了然很清楚的知道要做甚麼。
傳紙條守則:標準化內容 //按照一定的格式好解讀分為 header 跟 body // body 放些主要資訊 header 放些額外附加的資訊用狀態碼標準化結果 // 很容易理解用動詞標準化動作 // 看到那動詞就知道代表的意思
更多種的服務。
統一服務代碼
不同的服務內容可以簡化格式
加快速度 所以可以根據需求去修改需要執行的動作。
規模更大
傳紙條守則:
新增服務代號,一人負責一個服務
不同服務可以有不同格式
有些服務不一定要經過三次確認
跨校傳紙條寫校名簿寫地址也行
收穫:
我到了這邊才了解到,原來我對網路是甚麼的概念都很模糊。其實我自己很早大概國中的時候就有接觸過 linux 了,也就是鳥哥的網站,那個時候根本就看不下去,因為毫無方法的學習。現在知道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可以有辦法去理解之後在往下學習,在這邊其實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就是我沒有先明白定義之後再往下看,結果導致我三個故事看完了我人也睡著了。所以稍微理解一下網路的概念之後就有一種醒過來的感覺,在這些故事可以理解到網路的來源以及為什麼會這樣到最後會這樣設置,這對我往下看鳥哥的其他內容有很大的幫助,其實滿意外的,真的沒想到看網路基礎概論居然會需要看 linux 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