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基礎作業 JavaScript 解題想法思路筆記

Hugh's Programming life
33 min readJun 16, 2019

--

hw1:反應力小遊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一種小遊戲,那就是畫面會在隨機的時間變色,你看到變色的那瞬間就要點擊螢幕,直接先讓大家看範例:

點擊完之後會彈出一個視窗跟你說從變色到你按下按鈕總共多少秒,若是點的時候畫面還沒變色,會彈出視窗跟你說你失敗了。無論成功或失敗都可以再玩一次。

這個作業就是要讓大家實作這個小遊戲,做出來以後也可以來跟朋友比賽,看誰的反應力快!

作業規範

  1. 變色的隨機時間請設在 1~3 秒,否則會太長跟太短
  2. 再玩一次的按鈕要在遊戲結束時才會出現
  3. 若是失敗,畫面就不會再變色了,除非你點選再玩一次
  4. 成功以後如果再點一次畫面,不會有任何反應

作業提示

  1. 可以先不考慮再玩一次的功能,先實作一次性的會比較簡單
  2. 這題看似不難,但有滿多細節要注意,詳情請參考上面的作業規範

--

根據規範跟提示,先想如何做出單玩一次的,然後開始切版,切版應該很簡單就是讓文字在中間顯示而已。然後設定兩種顏色

先弄出簡單的文字跟按鈕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link rel="stylesheet" href="./style.css"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
<title> [Week7]hw1_變色小遊戲_hugh </title>
</head>
<body>
<div>畫面變色時點擊</div>
<button>再玩一次</butto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index.js"></script>
</body>
</html>

然後是設定 CSS 樣式,所以決定先把背面設定顏色,然後設定 button 隱藏,先實作出只能玩一次

-

思考題目實作的部分,點太快的時候要跳出提示,"還沒變色"。變色之後點擊要跳出提示點擊時跟變色差了多少時間

根據作業規範

  1. 變色的隨機時間請設在 1~3 秒,否則會太長跟太短。 所以要使用 math.random,然後是自動變色,所以要再看看需不需要監聽
  2. 再玩一次的按鈕要在遊戲結束時才會出現。所以點太快跟遊戲成功都要跳出再玩一次的按鈕
  3. 若是失敗,畫面就不會再變色了,除非你點選再玩一次
  4. 成功以後如果再點一次畫面,不會有任何反應根據。這邊可能要看看是不是遊戲結束之後就不再監聽

自己觀察到都是 alert 之後才顯示再來一次,所以再來一次的顯示應該是要寫再 alert 後面

-

先寫出 1 ~ 3 秒做出反應的 fucntion,要通過 setTimeout 以及 math.random 來實作,且實作出變色

window.setTimeout(() =>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dy').classList.add('body__change');
}, 1000);

通過這樣可以確定 1 秒後變色

點擊之後的判斷要寫在一起做判斷

後面思考要先記錄時間,然後下行變色下行再記錄點擊的時間,並且執行一個監控,function 紀錄點擊的時間。然後把點擊的時間減掉前面紀錄的時間。利用時間戳記來計算時間。

還要另外弄一個監控點擊,當監測到點擊就執行停止計時,然後跳出視窗顯示點太快。

寫到最後的結果是寫出來了,但是要停止偵測事件的話,就必須要把 function 另外寫出來。所以只能拉出來寫了,但卻發現變成會一片混亂,因為 ESlint 的關係,很多 function 不能未定義就先使用,否則會無法 commit 於是就花了很多時間在改造 function,後來終於是成功。但還是有點小缺失,所以要在花一些時間去看看怎麼處理比較好。

let onChangeTime = ''; // 先在上層定義,這樣才可以跨 function 使用function clickWhenColorChange() {
const onClickedTime = new Date().getTime();
const result = (onClickedTime - onChangeTime) / 1000;
alert(`你的時間是:${result}秒`);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clickWhenColorChange); // 取消自己的事件
}
function randomTime() {} // 隨機時間 1 ~ 3 秒const oneRound = setTimeout(colorChange, 1000); // 成功的在特定時間變色function tooEarly() {
clearTimeout(oneRound);
alert('太早了啦');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ooEarly); // 取消自己的事件
} // 太早點擊的反應
function colorChange() {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ooEarly); // 移除事件
onChangeTime = new Date().getTime();
document.querySelector('body').classList.add('body__change');
window.addEventListener('click', clickWhenColorChange);
} // 變色之後的反應
window.addEventListener('click', tooEarly); // 取消事件延遲反應的時間

我突然想到如果在 removeEventListener 寫一樣的 function 算不算呢?經試驗是不行

-

接下來就寫隨機時間的 function

function randomTime() {
return (Math.random() * 2 + 1) * 1000;
} // 隨機時間 1 ~ 3 秒

接著想要把遊戲的部分打包,卻忘了 clearTimeout 不能使用 function。看了一下範例,直接在上層圈告一個變數去接收即可解決。

最後結果如下:

/* eslint-disable no-use-before-define */
let onChangeTime = ''; // 先在上層定義,這樣才可以跨 function 使用
let onClickedTime = '';
let round = '';
function clickWhenColorChange() {
onClickedTime = new Date().getTime();
const result = (onClickedTime - onChangeTime) / 1000;
alert(`你的時間是:${result}秒`);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clickWhenColorChange); // 取消自己的事件
} // 當顏色變了之後點擊,就會記錄點下的時間,然後減掉變色的時間,接著呈現結果
function colorChange() {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ooEarly); // 移除 tooEarly 事件
onChangeTime = new Date().getTime();
document.querySelector('body').classList.add('body__change'); // 背景變色
window.addEventListener('click', clickWhenColorChange); // 監測使用者的點擊
} // 變色之後的反應
function tooEarly() {
clearTimeout(round);
alert('太早了啦');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ooEarly); // 執行後取消自己的事件
} // 太早點擊的反應
function randomTime() {
return (Math.random() * 2 + 1) * 1000;
} // 隨機時間 1 ~ 3 秒
function oneRound() {
round = setTimeout(colorChange, randomTime());
window.addEventListener('click', tooEarly); // 太早點下去的反應
} // 執行遊戲的 function
oneRound(); // 執行遊戲的關鍵

待解決問題:ESlint 的先定義在使用,有部分 function 是因為要取消監聽才 callback 的結果卻變成一直跳錯誤。

-

接下來是要寫再來一次的部分,所以就先把可能會需要的 function 名稱先寫出來。

-

當新增重新開始的按鍵之後,卻發現有很多錯誤需要修正,像是不知道為何按下去之後就會很快地顯示案太早的按紐,發現是直接執行遊戲的話,疑似會把太早的直接註冊,但是又很奇怪的是應該是在點擊之後註冊的 但是為什麼又會當作是已經點擊了

弄了半天發現有直接重新整理頁面的語法。用了就正常,但總感覺像是作弊XD

所以就先把 JS 的部分貼上來好了。

let onChangeTime = ''; // 先在上層定義,這樣才可以跨 function 使用
let onClickedTime = '';
let round = ''; // 當太早按下按鈕的時候,清除計時使用
function clickWhenColorChange() {
onClickedTime = new Date().getTime(); // 記錄使用者點擊毫秒數
const result = (onClickedTime - onChangeTime) / 1000; // 得到使用者變色到點擊的時間差
alert(`你的成績是:${result}秒`);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clickWhenColorChange); // 取消自己的事件
gameEnd();
} // 當顏色變了之後點擊,就會記錄點下的時間,然後減掉變色的時間,接著呈現結果
function colorChange() {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ooEarly); // 移除 tooEarly 事件
onChangeTime = new Date().getTime(); // 記錄當前毫秒數
document.querySelector('body').classList.add('body__change'); // 背景變色
window.addEventListener('click', clickWhenColorChange); // 監測使用者的點擊
} // 變色之後的反應
function tooEarly() {
clearTimeout(round);
alert('太早了啦');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ooEarly); // 執行後取消自己的事件
gameEnd();
} // 太早點擊的反應
function randomTime() {
return (Math.random() * 2 + 1) * 1000;
} // 隨機時間 1 ~ 3 秒
function oneRound() {
round = setTimeout(colorChange, randomTime());
window.addEventListener('click', tooEarly); // 太早點下去的反應
} // 執行遊戲的 function
function gameEnd() {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classList.remove('btn');
restart();
} // 遊戲結束, 取消隱藏再來一次按鈕
function restart() {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restartButton);
} // 註冊監聽再來一次的按鈕監聽
function restartButton() {
parent.location.reload();
} // 重新開始遊戲的按鍵,直接重新整理頁面。
oneRound(); // 執行遊戲的關鍵

研究到最後發現是跟捕獲冒泡有關係的緣故,所以只要加上 e.stopPropagation 就好了

-

hw2:仿 Google 表單

連結

請實作出你們當初報名時所填寫的表單: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_VezMf-V20hMDYTNEM0LEkuztIg-ZIsSI9Zy9xLAwGYzxGA/viewform?usp=sf_link

可參考範例:https://lidemy.github.io/mentor-program-pychiang/homeworks/week4/hw2/(第一期學生 pychiang 的作品)

背景隨便用一個顏色就好了,重點是實做出表單內容以及驗證。UI 可以不用完全一樣,只要功能有做出來就好,UI 只是讓你參考的。

作業規範

  1. 文字輸入框可以選擇必填或是非必填
  2. 送出表單時,必填的地方如果空白,要能夠把背景變紅色並且提示使用者
  3. 成功提交之後,把表單的資料輸出在 console,並且用 alert 跳出提示即可

作業提示

  1. 先切好版,然後驗證一個一個來做,不要一次想把所有驗證做完

-

切版

根據這個圖樣,切區一塊區域涵蓋整個背景,然後區域背景要做出上部分有圖片,最後背景色是淡粉紅色。

然後要切一塊區域,讓所有的元素都擺在上面,而且高度自動成長。

在這塊區域上面切出標題區域,擺標題、介紹、*必填字樣

接著往下切出電子郵件、暱稱、報名類型、現在職業等等的元素,這些元素套用的 Class 都相同。

切到星號那邊發現應該要用 after 來製作這部分比較好。

利用 placeholder="" 可以在方框添加預設提示文字

在想輸入的內容需不需要也用 div 標籤包起來。不過想了想還是等需要的時候在做好了。

剩下就是開始切版了。

先做了一些修正,使版型有邊框顯示出來,方便辨識。

發現使用 boder 加上 padding 可以更清楚的顯示。

border: 1px solid black;
box-sizing: border-box;
padding: 3px;

因為背景已經放好了。所以剩下的就是把這個表單設定定位到正確的位置。然後設置寬度在調整即可。

接著使用 position: absolute; 把表單調整位置。然後逐步修改表單,使樣子呈現我們要的樣子。最後發現自己忘了製作提交的按鈕,所以趕緊加工修改。接著是修改按鈕的樣式。

後來也發現不必使用額外的位置來控制背景。直接把 body 設置顏色就好了。最後就成功了。

不過仔細思索之後,發現要寫入 JavaScript 的話這些設置很可能會有所變動。所以就先把當前的樣子呈現出來。

-

接著就是 JavaScript 的部分了

根據題目。必須要在必填空白的位置,把背景變成紅色並且提示使用者。雖然說去 google 實測,是在點選了空之後又沒填就會跳紅色。但看老師給的範例並沒有這個功能。所以就先放著這部分,去實作提交之後偵測沒有輸入的框。

目前想到是使用 if 來判斷,而且需要把每個格子的判斷是分別改成 function 以方便呼叫使用。判斷的方式就是:

  1. 先判斷呼叫第一個,然後判斷 true,之後再去呼叫第二個判斷,以此類推。
  2. 然後所有的判斷失敗之後都會指向判斷失敗的那個部分,接著也會在呼叫下一個來判斷。
  3. 只要有一個判斷失敗,就會停止提交的動作。但其他部分的判斷要持續下去。直到最後一個判斷出爐。

然後之前還需要看一下如何把需要判斷的區域的資料呼叫出來,這樣才可以用作判斷

所以先監視按鈕之後再來研究如何得到呼叫的資料。

大致上都研究出可以取得資料,只是 radio 的則是還在看如何使用

透過這種方式終於可以取得了

接著就可以分別寫判斷式的 function 了

分別寫出之後,發現判斷內變色的部分重複性太高了,於是就另外提出一個 function 來呼叫使用。整體看起來簡潔許多

const formContentRequired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form__content--required');
const formCont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form__content');
// 選取必用的 class,預先寫出來使 function 不用每次都重複宣告
// 儲存資料 預計使用 array 或 object,所以在結束的地方還要清空(array),object 則不用。
function remind(i) { // 提醒的 function
formContentRequired[i].classList.remove('form__content--none'); // 無值則消去隱藏的 css
formContent[i].classList.add('form__content--background'); // 然後背景添加顏色
}
/* 偵測部分 */
function learnedVerification(e) { // 偵測是否有相關背景
const learnedValue = document.querySelector('#learned').value;
if (learnedValue === '') {
remind(5);
e.preventDefault();
}
}

偵測部份很多都是重複的部分,但是還沒想到如何改寫,之後再來做改寫的動作。

-

儲存資料預計使用 array 或 object,所以在結束的地方還要清空(array),object 則不用。

接著就需要思考怎樣儲存資料,一開始是想到使用 array 但是想一想發現使用 array 的話是必要使用 .push 來添加資料,但是這樣的話使用者在輸入錯誤的時後重新輸入 array 很容易就跑掉,於是就想到了使用 object 的方式,用 object 的話就可以指定要把資料輸入哪個名稱,也比較容易讀懂。不過 object 的方式我比較不熟悉,所以花了一些時間來看看如何使用才好。

在測試過程中發現,如果不能使用陣列的方式來取得資料,或添加資料,不然直接在物件裡面添加 key 跟值。所以通通都要使用 obj.key 來修改資料。

let data = { // 存放表單資料用
email: '',
nickname: '',
type: '',
job: '',
how: '',
learned: '',
else: '',
};
let a = '123@123';
a = 'abc@a.com';
data.email = a;
data.abc = 3;
console.log(`你的 email 是 ${data.email}`);
console.log(`你的 email 是 ${data.abc}`);
if (data.type === '') {
console.log(data);
}

所以就可以使用 obj 來判斷有哪些資料需要在填寫並跳出提示。

並且在判斷中的 else 添加把輸入的資料新增的功能。接著就可以成功的印出資料了。

function success() { // 成功之後在 console 印出資料
const finalData = `email是 ${data.email}
暱稱是 ${data.nickname}
報名類型 ${data.type}
現在職業是 ${data.job}
怎麼知道這個計畫的? ${data.how}
是否有程式相關經驗? ${data.learned}
其他要說的是: ${data.else}`;
console.log(finalData);
alert(finalData);
} // 發現可以確實印出資料,但是瞬間就消失了。這是 from 的特性嗎?

接著就是細節的部份需要修改。還要寫一下判斷是選哪一個,要針對這部分寫一個 function

-

最後寫完之後發現,我可以先把所有的資料儲存進去 array,接著就可以用迴圈判斷是否為空字串了。當然資料的部分就需要自己來填寫。但以這樣的方式來說,需要 function 的部分可以大為減少,大致上就是一個放資料、一個判斷選項、一個迴圈(含驗證失敗變色的部分),但迴圈的部分要控制到少一圈,因為其他的部分不需要判斷。不過這邊只是大致構想而已。

hw3:計算機

可參考範例:https://lidemy.github.io/mentor-program-kristxeng/homeworks/week4/hw1/(第一期學生 Kris 的作品)

請用你在之前學會的網頁技術(HTML, CSS, JavaScript)打造出一個簡單的計算機,功能如下:

  1. 要有 0 到 9
  2. 要有加減乘除
  3. 要能夠清空

計算機這一題其實要難可以到很難,這個作業的目的只是想讓你熟悉基本操作而已,只要以下的範例能夠通過就好:

測試1

  1. 按下 123
  2. 按下 +
  3. 按下 456
  4. 按下 =
  5. 出現 579

測試2

  1. 按下 20
  2. 按下 -
  3. 按下 25
  4. 按下 =
  5. 出現 -5

作業提示

  1. 不要想得太難,只要加減能夠成功就行了
  2. 先想怎麼通過上面附的兩個測試就好

-

因為人在公司只能針對 hw3 的計算機的每個部份做出大致上的構想。

html 感覺不難寫,剩下就是 CSS 要想辦法排到正確的地方,就需要用到 flexbox 來試試看。目前是打算一排排設置排版。因為使用 flexbox 的話可以很簡單的分開兩邊排,甚至是設定寬度的比。但是這部分就需要再去研究了。

HTML + CSS 的部分目前是考量,要有一個 board 來乘載計算機介面,然後分為顯示螢幕、跟按鍵區,按鍵區要有第一排按鍵、第二排按鍵、第三排按鍵、第四排按鍵、第五排按鍵,這樣才可以方便排版

可能每顆按鈕都要設置資料,當按了之後才可以使用 JavaScript 把資料顯示跟儲存在變數,以方便計算使用。

JavaScript 的部分。事件監聽要嘗試用事件代理來監聽。前面兩個作業都沒有嘗試看看,這邊可以試著嘗試,畢竟按鈕變多了。接著還有監聽到之後還要去做出反應。按鈕的部分,有想過大致的分類,不過是不是必要就不知道了。分類是數字鍵、運算鍵、其他功能,也許可以另外寫成 function

也因為題目要求只要做出 0123456 + - = 就好,所以可能就其他都當成擺設只設置要求的部分就好,最多就是設置按了之後會在螢幕上面顯示,但光這部分也要花不少心思去考慮吧

-

實作部分

大致上按照上方所寫的,但發現還是一邊寫 Html 一邊呈現 CSS 比較容易想像,特別是利用 border 1px 來呈現的話,會比較容易想像。所以一邊寫一邊測試。就把 HTML 寫完了。

-

接下來就是看 CSS 要怎麼樣下才可以把版型變成我要的樣子。

就是按照我的需求去把位置調整,果然利用 jusfity-content 就可以很好的調整我要的版型。本來還發想多的調整方式,最後發現是可行,不過也要細細調整。所以就先做罷了,也有用選擇器練習看看,最後發現會覆蓋,所以還是一樣又算了XD 而且會讓命名不統一,感覺也比較不好。所以 HTML 也做了些改動。也是為了 JavaScript 可以較容易抓到資料。

-

JavaScript

先從簡單的做起,先想想要怎麼樣按下去之後,在螢幕顯示數字

因為需要做運算,所以在思考要用兩個變數來測。不過想了想之後,可能用 array 會比較好。當按下數字鍵之後就在 array[0] 添加內容,而按下運算符之後就切換到 array[1] ,然後按下數字鍵也添加進 array[1],當按下等號之後

思考一下可能會需要哪些程式碼或 function

監聽程式碼、輸入區 function、運算符 function、 AC function、等於 function

numClicked.addEventListener('click', (e) => {
if (e.target.classList.contains('calculator__input--num')) {
const num = e.target.innerText;
console.log(typeof num);
}
});

通過這樣就可以發現可以直接存取到所需要的資料,但是測試一下是什麼資料就會發現是字串,由於字串相加跟數字不太一樣,所以還是把他們轉型會比較好一些

if (e.target.classList.contains('calculator__input--num')) {
const num = parseInt(e.target.innerText, 10);
console.log(typeof num, num);
}

-

然後是顯示數字的部分。

const screenOutput = document.querySelector('.calculator__screen--output');
let result = parseInt(screenOutput.innerText, 10);
// 把 result 的值轉成數字
result += num; // 在與 num 相加,這樣才可以原本的零去掉
screenOutput.innerText = result;

只先寫簡單的怎麼樣顯示,後續在思考如何打包成 function。

然後是需要想辦法讓按的按鍵可以儲存起來。這邊先把所有按鍵的輸出做出來,並且另外打包成 function

let num = 1; // 按了甚麼數字的變數,可能不用擺在這層
let numberOperation = 0; // 儲存螢幕的數字
let operator = ''; // 儲存運算符號
function inputClick(e) {
if (e.target.classList.contains('calculator__input--num')) {
num = parseInt(e.target.innerText, 10);
// 抓取到是哪個數字,並且轉換型態成數字
console.log(num);
} else if (e.target.classList.contains('calculator__input--operator')) {
operator = e.target.innerText;
console.log(operator);
} else if (e.target.classList.contains('calculator__input--equal')) {
const equal = e.target.innerText;
console.log(equal);
// 但因為還沒寫出來,先用印出替代
// 這邊應該不用儲存,直接使用 function 就好
} else if (e.target.classList.contains('calculator__input--AC')) {
const AC = e.target.innerText;
console.log(AC); // 一樣先用印出替代
}
} // 應該先想辦法讓數字可以累加
document.querySelector('.calculator__input').addEventListener('click', inputClick); // 監控的按鈕

發現點號按鍵會有 bug,但是因為題目的要求沒有用到點號,所以就先不處理。之後有空再來補這個問題。

在來是要想辦法讓數字相加,所以就另外用一個 function 來寫相加的部分,並且顯示在螢幕上

function screenNumber(num) { // 螢幕的數字
let innerNumberOperation = numberOperation
// 要分開寫,免得汙染螢幕的數字
innerNumberOperation += num;
numberOperation = parseInt(innerNumberOperation, 10); // 轉換成數字
document.querySelector('.calculator__screen--output').innerText = numberOperation; // 把得到的數字覆蓋螢幕
}

這邊先把內部的數字跟外部的分開寫,理由是怕污染到螢幕的數字,但有可能不需要分開, 之後再來評估看看。另外有個問題是,案太多下之後會突破螢幕寬度,這就留待以後再來處理。

-

成功在螢幕顯示之後,就是處理運算符的問題了。

這邊比較難想像,因為不能在直接按下之後取消變數。按下符號之後,再按下數字鍵,才會清空輸入的值並添加輸入的值到螢幕上

所以這邊要監視有沒有在符號存在的時候,按下數字鍵,按了就清空螢幕,並把按下的數字天加上去。

預想等於,是把 螢幕的數字 +-*/ 輸入的數字

然後本來寫了個判斷式去判斷加減乘除,卻發現要按下等於的時候再去判斷跟運算就好了。

最後是該有的效果都完成了,當然有發現一些細節沒有完成。除此之外一切都還可以,就是留待以後有空再來把它寫得更完整一些。

hw4:簡答題

  1. 什麼是 DOM?
  2. 事件傳遞機制的順序是什麼;什麼是冒泡,什麼又是捕獲?
  3. 什麼是 event delegation,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4. event.preventDefault()event.stopPropagation() 差在哪裡,可以舉個範例嗎?

-

什麼是 DOM?

DOM 就是 Document Object Mothed。是一種把 HTML 結構轉換成物件的方法。有提供一些 API,用於跟 JavaScript 或是其他的程式溝通。透過這樣的方法,我們可以輕易的選取到我們要選取的標籤。進而去修改那些標籤。DOM 有很多種物件屬性跟方法可以使用。可以透過物件的方式去使用那些屬性跟方法,就可以得到資料進而去控制。而更上層還有一層式瀏覽器的模式,名字是 Browser Object Mothed, BOM,它是瀏覽器的 API,而 DOM 是這裏面的其中一個分支。最上層是 window 再來才是 document,所以 BOM 又被稱為 level 0 DOM。

DOM 方法與屬性

方法是我們可以在節點(HTML 元素)上執行的動作。屬性是節點(HTML 元素)的值,能夠獲取或設置。可通過 JavaScript (以及其他程式語言)對 HTML DOM 進行訪問。
所有 HTML 元素被定義為物件,而程式介面則是物件方法和物件屬性。

方法是能夠執行的動作(比如添加或修改元素)。
屬性是能夠獲取或設置的值(比如節點的名稱或內容)。

舉個例子來說:某個人是一個物件。
人的方法可能是 eat (), sleep (), work (), play () 等等。
所有人都有這些方法,但會在不同時間執行。
一個人的屬性包括姓名、身高、體重、年齡、性別等等。
所有人都有這些屬性,但它們的值因人而異。
參考資料:W3School HTML DOM 方法

DOM 的樹狀結構

根據 DOM 的機制。我們得到個物件,會看起來像是一個樹狀圖。以 DOM 的部分來說,最上層是 document,document 的底下是 <html>,<html> 的底下分別是 <head>、<body>,然後在來是我們寫網頁的時候設置的那些標籤跟內容。這些標籤跟內容形成一個樹狀圖。如同下圖所示。

圖源

-

事件傳遞機制的順序是什麼;什麼是冒泡,什麼又是捕獲?

根據上一題所寫的,事件傳遞的機制就是根據 DOM 的樹狀圖來傳遞。以下圖來說明。

img

圖源

當點擊一個元素之後,由最上面開始經過 document、<html> 一路往下,最後到達指定的元素,這部分就是捕獲階段 (Capture phase),也就是圖片紅色 (1) 的路徑。接著就會進入目標階段 (target phase),也就是圖片藍色的 (2) 的階段,也就是點擊的元素的執行階段。接著就會進入冒泡階段 (Bubbling phase),就是圖片中綠色的 (3) 的路徑,把事件依照原路徑一層層的傳上去。一個重點就是先捕獲在冒泡。

-

什麼是 event delegation,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event delegation 就是事件代理的意思。
delegation 意思是(工作、職務或權力等)分配;委派;授權 劍橋
所以在這邊用作為事件委派。它是一種受惠於 Event Bubbling 而能減少監聽器數目的方法,利用的是事件會冒泡到它的上層元素。可以把很多個需要執行的事情,委派給一個事件監聽集中管理就好。這樣做的好處使可以減少監聽器的數目,當然撰寫也就比較難一些了,因為監聽的可能不再只是一個按鈕,而是很多的按鈕集中在一起。那就必須要透過判斷來確定是按了甚麼按鈕。

為什麼會需要它呢?

因為它可以有效的減少撰寫監聽器,而且還可以更有效的管理,可以使用一個監聽器就可以監聽很多的事件。

  1. 減少了新增很多的監聽函式
  2. 可以很方便的新增或修改元素
  3. 不會因為一些改動就導致需要修改監聽事件或函式。

-

event.preventDefault () 跟 event.stopPropagation () 差在哪裡,可以舉個範例嗎?

event.preventDefault () 是用來阻止預設的行為。而 event.stopPropagation () 則是會阻止事件的傳遞。

event.prevnetDefault () 的用意是在阻止事件的預設行為。假設今天有設置一個連結連到 Google,連結的預設行為是點了就會打開網址,所以我們另外設置監聽這個連結的點擊行為,接著在 function 裡面使用 event.preventDefault () 。那麼點擊之後就不會連結去 Google 了。為了方便呈現效果,另外在多加一個把背景變成紅色的指令,是直接把 style 添加進標籤內。

<body>
<a id="test" href="http://google.com" target="_blank">Google</a>
<script>
const test = document.querySelector("#test")
test.addEventListener('click', (e) => {
e.preventDefault();
test.setAttribute('style','background:red')
});
</script>
</body>

這樣在點了那個連結的時候,就不會連結出去。因為只會阻止預設行為,所以背景顏色還是一樣會變成紅色。

-

-

-

event.stopPropagation () 則是會阻止事件往上傳遞。也就是說,如果只有單一事件的話,其實不會有影響,但是當如果有兩種事件在同一個位置,依照捕獲與冒泡的原理來說,就會把事件傳遞給別層,所以當一個位置有兩個事件的時候,就會一起執行。但是我不希望兩個事件一起執行怎麼辦呢?就是使用 event.stopPropagation () 就可以了。
用上面的例子,另外用 div 包起來,然後設置高度跟顏色以方便觀看結果。然後設置監聽這個 div,當點擊之後就把背景給消除。先試試看不使用 event.stopPropagation () 的結果。

<body>
<div id="test2" style="height:100px; background: gray;">
<a id="test" href="http://google.com" target="_blank">Google</a>
</div>

<script>
const changeTest = document.querySelector("#test")
changeTest.addEventListener('click', (e) => {
e.preventDefault();
changeTest.setAttribute('style', 'background:red');
});

const changeTest2 = document.querySelector("#test2")
changeTest2.addEventListener('click', (e) => {
changeTest2.removeAttribute('style', 'background: gray');
})
</script>
</body>

-

可以看到灰色背景被刪除,連結的背景顏色也變了。這就是點擊的事件冒泡了,所以兩邊都有了反應。
如果不希望點了連結之後,連背景都有反應。就只要在 <a id="test"> 的 callback function 使用 event.stopPropagation () 即可。

<body>
<div id="test2" style="height:100px; background: gray;">
<a id="test" href="http://google.com" target="_blank">Google</a>
</div>
<script>
const changeTest = document.querySelector("#test")
changeTest.addEventListener('click', (e) => {
e.preventDefault();
e.stopPropagation();
changeTest.setAttribute('style', 'background:red');
});
const changeTest2 = document.querySelector("#test2")
changeTest2.addEventListener('click', (e) => {
changeTest2.removeAttribute('style', 'background: gray');
})
</script>
</body>

可以發現,點了連結只有連結的背景變色,而不會上一層的 <div id="test2"> 也一起對事件產生反應。也就是說被阻止往上冒泡了。然後再去點了旁邊的灰色區域,才會發現觸發了另外一個事件,所以 <div id="test2"> 的背景顏色就被去掉了。

所以當不希望標籤產生預設行為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 event.preventDefault (),去阻止它發生預設的行為。而如果有好幾個事件在同個位置,又不希望所有的事件都被觸發了,就可以使用 event.stopPropagation (); 去阻止事件的傳遞。

--

--

Hugh's Programming life
Hugh's Programming life

Written by Hugh's Programming life

我是前端兼後端工程師,主要在前端開發,包括 React、Node.js 以及相關的框架和技術。之前曾擔任化工工程師的職位,然而對電腦科技一直抱有濃厚的熱情。後來,我參加了轉職課程並開設這個部落格紀錄我的學習過程。於2020年轉職成功後,我一直持續精進技能、擴展技術範疇跟各種對人生有正面意義的學習,以增加我的工作能力。

No responses yet